今天我们会一次又一次的回想起我们共同经历过,而且还在继续进行的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这次疫情的确是一次罕见的全球危机,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挑战。而作为最早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最早迎战疫情的国家,中国全民动员举国上阵,经过了艰苦奋战,付出了巨大牺牲,成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不仅为世界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区域防线,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战疫”的中国。

 

配音:除夕夜,第一批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最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四万两千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展开医疗救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不仅是举国上阵尽锐出战,更有全民动员,全民参与,14亿中国人民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疫情发生后,不仅是湖北,各地先后宣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全国一盘棋,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出台,大规模的合力防控,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排查,力度前所未有。全国四百多万社区工作者在六十五万个城乡社区进行疫情监测,出入管理,困难帮扶等工作。社区与居民共同携手构筑起了一道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场到车站,从单位到小区,武汉阻击,全国防控,人人参战。

 

快一些,再快一些,面对凶猛的疫情,面对传播速度惊人的病毒,拼速度就是赢得宝贵的时间,赢得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机会。

 

6月11号,北京市报告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对病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到22个小时就锁定了风险源头,新发地市场。随后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不到一个月就实现了本土确诊病例的零新增。

 

一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疫情之下的中国效率,一周时间完成基因测序,病毒分离,病原检测,十多天时间建造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启动研发后,仅一个多月,第一支疫苗就进入临床试验,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历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面对极其凶险又变化莫测的疫情,中国不断调整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方案,为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武汉16个方舱医院投入使用,一举扭转了防控一度极为被动的局面。从最初的人等床变为床等人,成为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在防治呼吸道传染病领域,使用方舱医院不仅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在方舱医院,中医药被广泛使用,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辨证施治,有效降低了轻症患者向重症的转化。基于科学的态度,到八月份,中国已经发布了八版诊疗方案,其中前期版诊疗方案的制定发布仅仅用了47天的时间。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向多个国家派遣抗疫医疗队,中国的医疗物资运往全球各地。中国的诊疗方案也动态更新,供各国共享,并承诺中国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方案,全球共享,疫情之下的同舟共济弥足珍贵。

 

康辉:“战疫”中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勇毅,看到了担当,看到了科学,看到了大爱。

 

那观众朋友,再过一会儿呢,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宴会厅,接见今天上午接受表彰的这些英雄们和大家合影留念。我们刚刚通过记者连线看的大宴会厅,会有两千多人共同拍摄这张合影,而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抗击疫情斗争中的英雄,而在他们身后站立着的,是整个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

 

康辉:这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播特别节目《人民至上》,那今天的演播室本台特约评论员杨禹一直和大家在关注着今天上午表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那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所有接受表彰的这些代表合影留念。我们刚刚通过记者的连线,看到大宴会厅两千多人,这是一次可以说共和国优秀儿女的一次大的这种集结。而在他们的背后,代表的是无数的那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个人和群体。我们今天向他们致敬,我们要致敬的是什么?

 


杨禹:我想我们这是一次向战友的致敬。这次抗疫斗争呢,让我们亿万人民多了一个身份,我们都是抗疫当中的战友,战友之间的致敬,我想带着深情,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大宴会厅里面可能两千多人,但是能称得上战友的那是亿万人。这次抗疫斗争我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人人参加战斗,先锋引领冲锋。我们要致敬什么呢?我们要致敬大家战友们共同体现的这份精神的力量,我们也要致敬这支冲锋的队列。刚才我们看到用至高的礼仪,我们迎来了四位国家功臣到人民大会堂。其实,这四位功臣,钟南山院士是今年84岁,张伯礼院士72岁,一个是三零后,一位是四零后,另外还有两位呢,是六零后,所以你看他们四位其实是两代人。那么在冲锋的队列里呢,其实还有第三代人,那些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们,大家其实甭管几零后,都站在这个队列里。所以呢,老中青三代大家一起来冲锋。3月15号,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九零后党员回信,说他们展现了青春的力量,堪当大任。我想这三代人几代人共同的冲锋,这是多么令人欣慰,多么令人感动,又多么令人振奋。那在这些冲锋者,他们身后他们代表着什么?我想他们是代表着英雄的中国,代表着英雄的人民。我们英雄的这个国家这次的冲锋,我想像以往我们的历次冲锋一样,我们是有方向的,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的,有统一的指挥部的,有指挥者,我们这个冲锋是有体系的,这个冲锋是大家相互支撑的。

 

康辉:所以我们才会说这些战士,这些英雄的背后站立的是整个中国,是所有的中国人。刚刚劳春燕在采访那位快递小哥的时候我特别感慨,其实可能平时在生活当中,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在这样一个危难的时刻,这个普通人就会化身为战士化身为英雄。我们正在播出的这个同心战疫的专题片当中,第一集里就有一句解说词,我觉得它特别戳中我的心,当说到这些医护人员的时候,说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白衣执甲化身战士,为什么这些人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冲得上去?

 

杨禹:是的,第二集里还有一句解说词,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其实呢,这些英雄们就在我们身边,这场战斗让我们对身边很多我们的同事朋友,我们身边的这些平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其实我们彼此之间都刮目相看。因为大家在这场战斗当中都体现出了英雄的气质。其实呢,英雄之所以能够冲得上去,关键时刻能豁得出来,我想他们的鲜明的品格有三个词可以概括,而且这三个词呢,恰恰就是在去年在第一次国家的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那篇重要讲话当中,他所勾勒的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鲜明的品格,那就是忠诚,要有信仰才能够冲得上去。执着,所有的冲锋其实都是在日积月累的积淀当中,才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那总书记还讲到,他们的鲜明品格,还有一条,就是朴实。伟大来自于平凡,在平凡中造就伟大。

 

康辉:所以今天我们在致敬他们,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致敬我们,因为14亿中国人在这场斗争当中都是战士。当然,我们靠的肯定不会是个人的力量,也不仅仅是某一个群体的力量。在这背后,还有这个国家的力量,这个民族的力量,我们所有制度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向前进。

 

杨禹:对,所以说在冲锋的队列的身后是什么?是我们的制度的优势,是我们国家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爆发之后,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那党中央的在第一时间就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做了整体的布局,提出了鲜明的抗疫斗争的总要求。那我们看到举国上下在党的领导之下完成的是一次成体系的有战略的,有整体要求的,大家各司其职,大家各自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是这样的一场冲锋。所以我们通过这场冲锋,这些冲在前面的冲在站在每一个岗位上的人们,感受到的是人民的力量,是制度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