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次十分惋惜的老兵采访过程,曾经那段真实的战争历史,已经无法用语言来真实叙述出来了。我们只好请求老兵的儿子,来回忆他所知道的一些片段了。
儿子胡德臣:“有一个是解放东北的奖章,还有淮海的一个,打四平有一个,抗美援朝有一个和平鸽,还有一个三等功。都丢了,没拿当回事。(他还打过四平呢)?解放前就当兵了,他16走的,还没解放吗,(老家在哪)?老家(宝东镇)平原的,从平原走的,(他讲没讲关于打仗的事)?他讲也没当回事,他的战友过来讲,说怎么怎么,在朝鲜怎么怎么的了。(他战友都是哪的)?他战友有那个交通局傅振海一个,有叫王立双一个,还有一个死了,他们几个战友,还有一个战友叫李洪文一个,都是一个部队,都从朝鲜回来的。
曾经的老兵,全副武装,精神抖擞,一表人才。再看看现在的老兵,就那么呆呆的坐着。当年从虎林走出去当兵的一切事情都不知道了。不禁让人感慨,这不是人生苦短!这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
儿子胡德臣:“(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能讲过去的事情的?)有3年了,小脑萎缩,什么也讲不出来了。原早讲的一套一套的,那几年市长来看他,他就开始讲了,打哪个战役,打哪个战役,(哪太好了,你回忆回忆)我回忆不出来,都忘记了,听完之后就忘了。你能不能讲打仗的......
儿子胡德臣:“他从平原走的,听我父亲这么说过,他当兵时,原早是警卫员,给首长当警卫员。去的时候走到密山就遇到国民党,就打一拍子,一口气就干到牡丹江,在那里整编当警卫员,当了两年警卫员吧,后又改成医生,学护士。首长说他挺聪明,就让他学护士。学医生刚学习就走了,抗美援朝,他是第二批上的,3年完了以后,我爷爷打电报也不通啊,我爷爷眼睛都急瞎了。后来等回来的时候,说上朝鲜了,回来了。回来在部队呆了一年,我爷爷硬打电报,后来就回来了。原来是在北京公安一师,他们是那个系列的。立了三等功一次,背咱虎林的那个叫王什么林吧,现在可能是局长了,就是我父亲把他从战场上背下来的,现在电业局叫王什么林他哥,想不起来了,就是我父亲背下来的,立了三等功,他经常讲,你爸把我哥背下来了。(那是打解放战争时候?)打朝鲜。(能不能讲讲打四平的时候)他说死老人了,他当警卫员没上去。
老兵从战场上背下来的战友,多少年来也没有忘记他,来看他,到处传讲这段光荣。而我们却没有完整的记录下这段峥嵘岁月。
儿子胡德臣:“他有那个奖章,那上写的打四平的,淮海战役那后面就写淮海战役,东北解放就写个东北解放,都是一个战役一个奖章。有那么一对,俺小的时候就拿着玩,没当回事。他复原时候戴的小肩章。(他当排级干部啊?)立三等功的奖章叫我二大爷家的我二哥给拿走了,那阵小啊,俺也不知道啊,也没当回事,这次建国70周年的这个我们赶紧给他保存起来了,给搞起来了,原早也没搞。”
如今,老兵虽然还活着,但他那英姿勃发的灵魂已经不在了。我们只能接受现实,看一看老兵现在的样子,再从照片上看一看当年,就知道这期间有多少沧桑岁月。因此,采访老兵胡振宽的最深感受,就是可惜来晚了!因为小脑萎缩把他戎马生涯的历史都给忘却了。
儿子胡德臣:“不能自理呀,就遭老罪了,这三年就得看着,我们干活,我儿媳妇在家看着,不看不行啊(对,他自己也糊涂,他现在还认识你是他儿子吗)就认我自己,我那哥三个,那哥俩不认识,就认识我,我们两口子加我儿媳妇,再别人来谁都不认识。现在脑瓜子记忆力很差了。我这还行,他看到我了他还乐,他还知道我回来了,我要不回来他老找,就是小脑萎缩的关系。(你再叫他说一说打仗的事,看他能不能说一说)原早打仗的事你能不能说,爹啊?当兵打仗的事你能不能说一说?你原早当兵的时候,(朝鲜打仗的事)朝鲜打仗的事你能不能讲一讲?能不能想起来?......跟老美打仗那时候,抗美援朝打老美那时候,你呆了几年?呆三年啊。你打了几次战役能知道吗?几次。打了几次仗你能不能想起来?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