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加强用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基础和保证。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即国办发[2005]32号),预示着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全面展开。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规划修编工作,真正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为实行*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本轮规划与以往两轮规划*大的不同点就是将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引入到规划修编中,通过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构建图数一致的规划控制体系,实现规划的计算机辅助编制、规划成果的数据库管理和规划实施的动态兼管,做到“建用并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手段,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业务的主流程的信息化。

为保障规划修编数据满足国土资源部的要求,系统在建设时严格遵循了已发布的市(地)级、县级和乡(镇)3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制图规范和数据库标准(TD/T1020~1028),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等对规划修编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按照不同行政级别的规划修编业务以及成果管理使用的需要,苍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分为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系统、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系统、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省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汇总管理信息系统、省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五个子系统。

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系统是为完成县乡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包括基期转换、规划修编、成果输出等功能;

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系统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中关于规划数据库成果汇交的要求,实现对规划数据库质量进行检查,使之符合上级要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按照年度对建设用地预审、农转用(单独选址、分批次)、土地开发整理、局部调整、占补平衡的规划实施项目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省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汇总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将县乡级规划数据库进行汇总,进行入库检查,并具有辅助规划修编的功能;

省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实现了建设用地预审、农转用(单独选址、分批次)、土地开发整理、局部调整、占补平衡的规划实施项目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系统采用GIS平台技术、WebGIS技术及多类型空间数据集成技术,实现Framework结构系统集成及集中分布式的数据中心模式,为规划建库、方案调整及成果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系统的功能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延续二次调查中面积的计算方法,易于利用二调成果;多个版本的修编方案的管理和分析;利用土地整治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专题,实现规划业务指标的充分利用。方便的图件式管理和编辑修编功能;在省市级规划成果数据建库中引用特有的地图综合技术;解决规划实施业务中局部调整等重点、难点业务;在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带图审批,达到了图文一体化的效果。

随着苍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其生产的数据完全能够满足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我公司技术人员多次应邀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讲座和培训。到目前为止,苍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已经在山东、湖北、河北、吉林、新疆等省(区)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