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堰礼赞

密如蛛网的河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脚本】盐石:三道堰礼赞之 密如蛛网的河

   走进川西生态水乡田园小镇——成都郫县三道堰镇,秀美的田园水乡风情目不暇接,可以说是一步一个景,一个景一个味,每个景都很吸引人,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三道堰镇的河、桥、牌坊那三道景。



           密如蛛网的河


 

三道堰镇是郫县仅存以水为镇的地名,水是三道堰文化传承的生命。在这南北不足五公里宽、人口只有1·92万人的地域上,蜿蜒曲折着两条大河、十八条支流和无数的小溪、小沟。两条大河一条是柏条河,因古时扎柏条防水患而得名,此河水深浪急;另一条是徐堰河,因徐姓志人立业而得名,此河水势平缓。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脚本】盐石:三道堰礼赞之 密如蛛网的河

三道堰镇就是柏条河的三条支流的“堰头”靠得较近,逐渐发展的街道就在这三个“堰头”之间而得名。但我们坐车沿着柏条河边的滨河路游览时,映入眼帘的,是层层翠绿,无边无际;两边河岸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水色澄碧,清澈见底。不时有白鹭和着江水的节拍,踩着鼓点欢快地在水里觅食。这,立刻会让人联想起唐人张志和的那首《渔父词》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令人陶醉的绿和清亮的水,构成了三道堰镇内两条大河和众多小河、小溪特有的景象。

奇巧的是两条大河最近处不足十丈,却属于两条不同的水系流域。两条河吸纳了不少的支流,支流上又引接了不少的沟渠,被称为碾沟,就是能够架水碾的沟。碾沟上又开了不少的小沟。这些支流沟渠密如蜘网,把三道堰镇点缀得亮晶晶、光闪闪,将三道堰镇滋润得青悠悠、水灵灵。孕育出三道堰镇以水为镇的灵气,构成了水润大地的迤逦风光和富饶美丽的梦里水乡。


【电视散文专题片解说词脚本】盐石:三道堰礼赞之 密如蛛网的河

而流经城区的河岸两边,绿柳垂丝,弹动碧水清波。修饰得整洁靓丽的河边休闲长廊,给以钢筋水泥高楼为森林的人群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荡涤心灵尘埃的好去处。

更令人新奇的是,在这两条大河上,经常可以看见一条窄窄的小木船飘荡在江面上,小木船的船帮上站着一排形若老鹰的大鸟,这种鸟因会捕鱼,川西坝子的人都叫它鱼老鸹。一个戴斗笠、穿蓑衣的老汉,迎着细雨,撑着小船,统领着一群鱼老鸹,吆喝着在河中捕鱼,这是当今社会不多见的奇观,这也为三道堰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