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王宫)这是按照土家祠堂式样修建的土王宫,后面连着的两栋封火墙是土王行宫,再后面一栋吊脚楼则是土王后花园。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由于高度自治,被视为土司小朝廷。土司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与土民有等级之别,连居住的房屋也有等级之别。土关衙署,可以绮柱雕梁,砌砖盖瓦;土民只能叉木架屋,编竹为墙;社巴头目虽允许竖梁柱装板壁,但不能盖瓦,违者治罪。故民间有“只许买马,不许盖瓦”的俗话。这座土王宫,现在是拥有100多间豪华客房的三星级标准的宾馆,阁下如有雅兴,不妨在此下榻,感受一下多情好客的土家人的星级服务。

湖南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旅游景区导游词下篇

张家界土司城

(千年槐树)这蔸槐树看起来不够高大,可是纵纹密布,有一大把年纪了,有千年槐树之称,是土家风情园的镇园之宝。

(九重天世袭堂)土司制度初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到了明朝己非常成熟了,土司王有无上的权威,在湘西有三大土司王分别是桑植土司向氏、永顺土司王彭氏、慈利土司王张氏,其中又以永顺溪州土司彭氏实力最强。其它土司王都为自己修建一座土司城,唯有彭氏分别在永定、永顺修建了二座土司城。在永定的土司城内,彭氏为显示其地位,修建了湘西最高的一座高达48米,共12层的吊脚楼。

“不上九重天,枉到风情园。”九重天世袭堂是土家风情园的精华和灵魂所在。该建筑由土家民间艺人李宏进设计,依80度陡坡而建,高48米,共9重、12层,整个楼房全部用木栓连接,没有一颗铁钉,堪称土家族建筑史上的奇迹。九重天吊脚楼于2002年9月22日被评为最高吊脚楼,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为目前中国最大、最高、最完美的木质结构吊脚楼。与此同时土司城内举办一千人参加表演的毛古斯舞蹈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同时获得世界吉尼斯之最。

2001年4月6日,朱镕基总理视察土家风情园时,对九重天赞不绝口:“一批民间匠人能造出这样辉煌的吊脚楼,而且还解决了力学的问题,真是不简单。”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家何重义先生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完全可以和苏州的园林相媲美。特别是九重天世袭堂,犹如玉宇琼阁,令人神往!”古人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古人又把九重叫做天,说天有九重,最上一重是上帝和君主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们叫它“九重天”。

湖南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旅游景区导游词下篇

张家界土司城

(西兰卡普作坊)这里是农耕民间工艺作坊区,所展示的是土家人部分日常生活用具及装饰物品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土家人的挑花、打花、蜡染、木雕、石雕、竹雕、木艺、铁艺以及涉及生产、生活的种种民间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请看这些篾织小饭篓,是土家人上山劳动带午饭用的,它的特点是透风卫生、不入蚊虫,夏天盛饭或其他食品,三五天不馊臭,真正称得上是环保餐具了。

这里的土家妇女在纺纱织锦、打花带。土家锦又称土锦,而土锦中,又以西兰卡普最为出名,西兰卡普的俗名叫“土花铺盖”。从北宋年间起,土锦一直是土王酋长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请到这里看看土家人的草编工艺和雕刻工艺。土家族雕刻工艺美术门类众多,主要有石雕、木雕、竹雕等,尤以木雕、石雕最为出名,木雕中又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窗雕、门雕、桌雕、床雕、房屋柱枋塞角雕等等,可以说是无处不雕。主要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历史传说、戏文故事等,原材料有柏杨、紫檀、香椿、樟树、香楠等。

湖南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旅游景区导游词下篇

张家界土司城

(土家山寨)来到土家山寨,大家会想:土家人为什么会修建这种吊脚楼建筑呢?这是由于土家人多居住在深山峡谷,田无巴掌大,地无一尺平,加上山中多毒蛇猛兽,所以,只能随地就势把房子建在悬崖陡坡上或临溪靠水。从形式上分,有双手推车、钥匙头、曲尺形、一字排、单檐吊、双檐吊,甚至重檐叠起,形成层次复杂的天宫帝阁一样。大家进园就看到的那座九重天世袭堂,就是吊脚楼的经典之作。

土家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饮食文化。比如土家人爱吃酸辣,“一日不吃酸和辣,走路脚软眼也花,心里就象猫爪抓”。土家人多食五谷杂粮,做粑粑是家庭主妇的绝活儿。如冬吃打糍粑,春吃篙子粑,夏吃麦子粑,秋吃苦荞粑。还有竹叶粑、桐叶粑、荷叶粑、发粑粑、粽子粑、葛粑、蕨粑等等,一听名字就叫人流口水,要知其中滋味,不妨亲自尝一尝。

(油榨坊)这是油榨坊,油榨坊由牛碾、炒锅、蒸锅、木榨组成,是土家人专门榨菜油、茶油、桐油用的。这个牛碾又叫旱碾,大山界上缺水人家的吊脚楼下,大多是这种碾子。榨油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原料在炒锅内炒个八成熟,用牛碾碾成粉末,再用甄子蒸熟,然后用铁圈加稻草将粉末踩成枯饼,安置在油榨里,经过高强度挤压把油榨出来。

(哭嫁)土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山里,山路不好走,女儿如果嫁出去了就很难回娘家一趟,有的一别就是好几年。因为舍不得就有了阿妹最原始的哭嫁。但是土家族阿妹的哭嫁又不仅仅是因为舍不得,她还有一层更美好的含义。让新娘子在成婚之前把所有的泪水都流尽,成婚以后就幸幸福福的过日子,不要再有任何伤心之泪了。所以他们从11、12岁就要开始学习哭嫁,成婚之前少则哭三天,多则半个月。大家今天在这里欣赏到的有三个精华片段,娘哭女、女哭娘、姊妹哭。

(民间表演区)现在来到民间表演区,为大家奉上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首先为大家奉上的是花灯表演。花灯,一直是我们土家人爱看的戏曲之一,特别是每逢过节,正月初一到十五都会搭灯台唱花灯,由一男一女进行表演,边唱边跳,主要表现土家儿女勤劳致富,谈情说爱的情节。跟东北二人转非常的相似。接下来还有三棒鼓表演,三棒鼓是流传下来的比较古老的表演形式。一人敲锣打鼓,一个玩弄手中锋利的钢刀,众人合唱。是一种非常好看的杂耍技艺。这由我们山寨里70多岁的老艺人为大家带来表演。

短暂的相聚,我们一同牵手走进土家风情园,表明我们曾经与前生前世相约,这才是真正的善缘。土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您想对土家族作进一步了解的话,请您晚上到土家风情园圣火堂来,届时将有大型的少数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着您,会为您难忘的张家界之旅增添一道光彩。

(毕兹卡圣火堂)毕兹卡圣火堂于2003年兴建,其表演的晚会《土风苗韵》是土家风情园与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联手精心打造的旅游歌舞文化产品,通过“祈福”、“风情”、“婚俗”三个篇章,艺术地反映了中国湖南大湘西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充分展示了大湘西的神秘色彩以及这方水土人们的勤劳、纯朴和善良。一台节目,集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有意外的惊喜,为土家风情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各位朋友今天的游结束了,一趟土家风情园之行,定会让您回味无穷,满载而归,非常高兴与各位共同度过这快乐的土家风情园之旅,关于土家风情园我就讲解到这里。今天我们有缘在一起,希望我们有缘再相会,欢迎您下次再游土家风情园。祝各位旅途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