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工人运动史展解说词
引 子
九江地处江西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扼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称浔阳、柴桑、江州。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其“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数千年以来封建王朝最屈辱的时代,世界列强对觊觎已久的中国进行割地瓜分,晚清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九江无疑成为刀俎上的鱼肉。各国列强以征服者自居,随意在九江开埠和设立租界,严酷压榨码头、水运、茶叶等各界产业工人。在外国资本企业以及中国资本家创办的企业中不断壮大起来的九江产业工人,不堪忍受剥削压迫,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不停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随着工人觉悟的逐渐提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九江的工人运动掀起了空前的高潮。于是,涌现出一大批工人运动先驱,他们以大无畏的顽强斗争精神,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九江工人运动的悲壮赞歌。
第一篇:光荣历史 开创未来(1862-1949)
从1862年起,外国资本企业开始入驻九江,美国商旗昌轮船公司九江分公司,这是进入九江的第一家外国轮船公司,也是江西近代史上最早的外国资本企业。俄国商汉口新泰砖茶厂,收购茶叶并用水压机和汽压机加工砖茶出口,是九江最早的一家使用机械的近代工厂。后又增设了顺丰砖茶厂,生产规模较前更大。后来,江西有5家外国资本企业,都集中在九江,这是江西近代史上最早的外国资本企业。且在九江开设货栈、码头、泵船,雇佣了大批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作为廉价劳动力。九江一时成为各国列强在江西的主要经济掠夺口岸。
殖民主义的肆无忌惮必定引发民族觉醒。不久,轮船招商局也于成立之初在九江设立分局,并开设码头趸船,承揽客商货物,九江出现第一家本国轮船公司。至1899年,华商涂子良在九江城区创办荣昌火柴公司,生产双鹤牌火柴,是江西最早的火柴厂,也是九江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随着殖民产业与民族产业的增多,由此,催生了九江的工业萌芽与工人阶级诞生,开始形成中外资本开办企业与产业工人队伍。而这支庞大的产业队伍,正在暗暗涌动着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抵抗皇权官僚主义剥削的革命暗流,逐渐积蓄着波澜壮阔的惊涛。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发动了武昌起义,驻九江的新军首先响应易帜,宣布九江独立,九江工、农、军、商、学各界民众革命情势高涨。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这次革命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是,未来的中国,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些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严峻问题,引起了诸多革命者的思考。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于5月6日传到九江,立即得到各界积极响应。在罢课、罢工和罢市的三罢斗争中,工人罢工尤为突出,九江各趸船、码头的海员和搬运工人,一致实行大罢工,有力打击了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在九江的反动势力。在五四运动中,九江工人从简单的不超越经济利益范围的抗议罢工发展到有完备的组织、明确的政治权力和要求,响应以上海为中心、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工人政治大罢工,标志着九江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1920年3月,码头工人与租界巡捕发生冲突,各码头搬运工人4000多人举行了20余天的联合大罢工。5月1日,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约3000名工人举行集会、游行,宣传工人阶级的伟大,要求工人“结成团体,成立劳动会”。这是江西工人第一次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从而发展壮大工人阶级自己的队伍,是江西工人开始登上全国政治斗争的舞台机遇,也是九江现代工人运动即将蓬勃兴起的前奏。
1923年开始,九江党团组织相继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1924年3月,九江工人运动委员会成立。1924年5月,日清全体码头工人举行罢工,各码头工人闻讯而起,群情激奋举行支援性大罢工,并发表《九江日清码头工人罢工宣言》。
1925年5月,共青团员、九江铁路工人严燕僧,代表江西工人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他返回九江后,传达了大会精神,鼓舞了工人斗志,使九江工人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码头、邮电、瓷业、店员、缝纫等行业相继成立工会。九江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斗争,工农商各行业掀起更大的反帝反军阀浪潮,工人运动持续高涨。
1925年7月,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来自永修县的张朝燮被选为执行委员,并兼任工人部长,成为江西早期工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南浔铁路工会、九江邮务工会、海员工会持续开展罢工和争取权利的斗争。中共江西省委也派省海员工会主席冯任到九江指导海员工运。10月,海员工人、码头工人配合北伐军,炸毁泊在九江江中援助北洋军阀的“江永”轮,有力支援了南浔大决战。11月,九江宣告光复,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九江的统治。12月,九江总工会成立后,继续组织工人罢工争取权利,发动全市工人举行总罢工,并引发收回九江英租界斗争。
1927年1月6日,九江在大校场召开万人反英集会并上街游行示威,声援汉口人民反英斗争收回英租界。同日下午,英国水兵枪伤已罢工一个多月的怡和、太古两码头的工人纠察队员吴宜山等码头工人,制造九江“一·六”惨案(“浔案”)。正在示威的群众怒不可遏,九江地方中共组织和总工会立即组织以码头、瓷业、店员等工人为主体上万人的队伍,高呼“收回英租界”等口号,分四路冲破英帝国主义的武装戒备,冲进英租界,把英国巡捕和水兵赶上英兵舰,一举占领被英国租用60多年的租界。九江英租界,从最初九江民众的占领,到国民革命军的接管,至3月15日最后由武汉国民政府的正式收回。九江成为中国第一个收回租界的城市,充分表明了九江工人反帝反殖民主义的强大决心,由此显示了九江工人阶级的巨大战斗力,这是北伐战争中江西工人阶级反帝斗争史上的伟大壮举。
大革命时期,九江工人斗争和工会组织迅猛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前列。1927年3月17日,国民党九江县党部组织青红帮,捣毁推行“三大政策”的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和市工会及第六军政治部,酿成“三一七”惨案。随后,全市工人举行声援上海反英等多次罢工和示威游行, 召开反蒋大会。1927年5月5日,由九江总工会等联合组成的“九江人民裁判委员会”,在纪念马克思诞生109周年群众大会上,对制造“三一七”事件的反革命分子进行公审。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贺龙、叶挺部队身负重任,作为南昌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当时,九江军事局势微妙,国民党唐生智、朱培德、程潜部已对驻扎在九江的叶挺、贺龙部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国民党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也已察觉叶挺等部的“异动”,贺、叶部队遂乘火车开赴南昌,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7月25日,贺龙率二十军、叶挺率二十四师乘专列欲抵南昌的军事行动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察觉,派人将涂家埠大桥炸毁,企图阻止起义部队抵昌。1927年7月26日晚,奔赴南昌参加起义的贺龙、叶挺的辎重部队乘专列开进涂家埠,发现铁桥被炸,辎重车马无法通过修河。这时,列车前方传来命令:“停止前进,就地休息!”在这紧急时刻,部队一位副官很快找到了时任永修警察局长的赵相禄,他是起义前夕由省民政厅厅长、共产党员张资始派到涂家埠协助中共永修县委书记王环心工作的党内同志。副官告知赵相禄:“我们是铁军,有紧急任务要开到南昌去,请你们帮忙在今晚设法把桥修好,以便队伍通过。”赵相禄一听是贺龙、叶挺部队,立即召集了100 多名铁路工人。南浔线上的铁路工人刚刚经过北伐战争的洗礼,革命觉悟很高。听说大桥被敌人破坏,“铁军”不能通过,个个义愤填膺,连夜赶来抢修。同时,在王环心、赵相禄等同志的组织发动下,涂家埠的铁路工人、锯木工人(居住在永修老城板厂街,多为民国初年建涂家埠大桥时从南昌、进贤来此)及其他各业群众,自带洋镐、斧头、榔头、锯子及其它劳动工具,纷纷赶来抢修铁路大桥。木料不够,有人把自己家中的木料搬来用上;道钉用完了,到各处去搜集。他们不顾疲劳、忘了饥饿,从26日夜晚9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4点,经过一整夜紧张的劳动,大桥终于恢复畅通。工人阶级抢修铁路大桥的动人情景,激励着每个战士。黎明时分,涂家埠车站的绿灯亮了,满载着战士的列车,迎着曙光向南飞驰而过。步行的战士们,迈开矫健的步伐,整齐地通过大桥。当部队和辎重车马通过铁桥时,工人们忘记了疲劳,在桥两端和参加起义的战士亲切握手告别,战士们怀着感激之情,向工人们致敬,高呼:“工人阶级万岁!” 工人们掌声雷动,高呼“铁军万岁!”口号声一阵盖过一阵,响彻云霄。起义部队顺利通过大桥,浩浩荡荡地向南昌进发。1927年7月下旬,全国总工会委员长苏兆征到九江工人中为南昌起义进行准备工作。国民党右派便掌控九江后,在全市进行封闭总工会等革命团体,进行大搜捕、大屠杀。九江工人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转入低潮。8月9日,九江市委工人部长、总工会委员长彭江、南浔铁路总工会委员长熊好生、久兴纱厂工会委员长王汝霖等26人以“颠覆政府,响应叛军”的罪名被集体枪杀。
1930年12月成立的湘鄂赣省总工会筹备处,于1931年10月在江西修水上衫圩城隍湾召开湘鄂赣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湘鄂赣省赤色总工会,陈桂生任委员长。
在参与抗日救国中,通过成立抗敌后援会、工人救国会等救亡组织和设立慰劳站,开展群众的救亡活动,投入抗日斗争、支援抗日武装、反抗日军的占领。1938年7月下旬,日军侵占离九江仅30千米的湖口县后,九江映庐电灯公司工人,将750匹马力柴油机拆散,用麻袋装好,连夜运往九江城东门外的五里桥秘密埋藏,公司工人全部撤离。1938年年底,九江、星子等地和邻省以工人为主的大批难民涌入遂川参加旨在支持中国抗战、发展战时经济、恢复工业生产的中国工业合作事务所的生产合作社。长期以来,因为永修杨氏弹棉工守诚信、讲道义,抗战初期,南昌大资本家周琴舫接到一批制作抗战棉被军需业务,指定要永修马口杨氏弹棉工制作。抗美援朝时,江西军分区把制作棉被弹花的任务交给了永修杨氏弹棉工完成,一床床雪白柔软的棉絮经由杨氏弹花工日夜加班制作送往朝鲜战场。
1946年至1949年,九江工人阶级积极参与反抗国民党统治、保卫九江的斗争。1947年1月21日,解放军进驻湖北黄梅县后,派九江籍战士秘密返回九江城区,在共产党员兴中纱厂工人何铭等人的支持与协助下,用酒瓶装汽油和炸药,潜进九华门国民党军用弹药库,将弹药库炸毁。解放战争期间,九江及其辖区各地,在未解放前,工农群众以各种不同方式,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码头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路过九江的解放军和军用物资过境。九江的理发、纺织、建筑等行业工人为反对内战,反抗当局的迫害及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先后举行了多次罢工。1949年,九江城区在国民党败退过程中,映庐水电公司、轮船招商局九江分公司、兴中纱厂等产业和工商单位,为护厂、护港、护产,相继组织起以工人为主体的护厂队、护港队和护产队。九江辖区各地解放后,为支援人民解放军继续南下乘胜追击,解放全中国,九江工人积极投入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战斗。九江各工会积极支援大军南下,广大职工响应省总工会筹委会团结全体职工“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号召,全身心的投入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的支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