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好,欢迎来到南京明文化村!现代江苏南京人耳熟能详的明景点恐怕要属明孝陵、明城墙了,磅礴的建筑遗存,宜人的自然环境让人流连忘返。明代工程建设的石料都是产自距离明孝陵几十里外的青龙山、黄龙山、大连山、幕府山、龙潭和坟头附近的阳山一带,石工需要在产地把石料整块凿下,用人力运到明孝陵现场,再施工雕凿而成。如今这些采石场仍有一些正在使用,有的已经荡然无存。保存最为完好的碑材记录现坐落在南京汤山,称之为“阳山碑材”。 

明文化村前身为世界之最的阳山碑材。1405年,明成主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为笼络人心,决定竖一巨型石碑歌颂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以此稳定政局。于是,他征集了全国十万余工匠在阳山开凿碑材三块。从阳山一侧的监工道望去,碑材如同用巨斧依山切下一般。根据碑身开凿的结果,阳山碑材高60米,宽12.5米,厚4.4米,加上碑帽、碑座,其总高度为90.7米,相当于三十三层楼房高,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碑,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想见,在这些恢宏的建筑、散落的牌坊石像中,在表面奢华的皇权象征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首不为人知的明代劳动人民赞歌。

现在,阳山碑材已从一块荒废的土地变成了“南京明文化村”,再现了明初10万军工打造碑材的民俗风情和历史风貌。所有的现实场景都与打造碑材相关联,如成记铁铺、张石匠屋、东厂督院、吉祥赌坊、金陵镖局、女儿行、西施豆腐坊、当铺、酒坊、御药坊、茶楼、杂耍坊、戏台等,都是按当时的场景进行布置,店小二的吆喝,打铁铺的打铁,织布坊的织布,鞋编店的编鞋等……使您如历其境。并且景区内还有各种艺术表演,如“皇帝祭碑仪式”、“重塑碑材”、“审逃犯”、“赐御婚”等广场剧;同时根据工匠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实,引进各地的杂耍、杂技等特色表演,如飞天高跷、水上舞狮、开封盘古等。置身文化村,让您仿佛穿越了一条时光隧道,回到了明朝,如梦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