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明楼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的导游高奇,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国家五A级景区-花明楼刘少奇故里。登上百级台阶,我们看到的是总高7.1米的刘少奇主席铜像,七一有两层含义,一是用七一来表达少奇同志为党和国家献出了毕生精力,二是纪念少奇同志享年71岁。我们来到台阶最上层,顺着这条中轴线往南看,有一座尖尖的山峰,那是韶山,是毛主席的家乡,离此直线距离只有19公里,可见湖南是名副其实的伟人故里。而顺着中轴线往北则是刘少奇同志故居,中轴线两边分列着口字形的文物馆和纪念馆。大家想想,这样的布局像个什么字?对了,就是中国的中,这是为了纪念少奇同志一生为国操劳。
来到纪念馆,我们可以看到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可以算是镇馆之宝,因为它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
时间回到50多年前。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4月1日至5月15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回到湖南进行了44天农村蹲点调查。
吉普车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地前行,当车子行驶到宁乡县东湖塘王家湾时,他看到路边醒目的招牌---“万头猪场”,走进猪场一看,这所谓的“万头猪场”只有两头快要病死的老母猪。这五风刮的厉害,要调查就先从这猪场开始。他当即决定就在这里住下来。没有床板就用门板代替,没有铺盖就拿稻草代替!已经63岁的国家主席就在养猪场的饲料房里住了6个晚上,这在世界国家元首当中都是史无前例的。在猪场后面,他看见一堆风干的人粪便,拨开一看,里面全是菜渣和草根。老百姓吃饭已经成了大问题!
他回到阔别40年的旧居,在这里召开农民座谈会,他脱下蓝布帽,漏出满头的银发,向乡亲们深深的鞠了一躬:我四十年没有回来,一回来看到大家过得很苦,是我这个主席没当好,我对不起大家,今天请你们一定要对我说实话。国家主席的真诚感动了在场的人,大家纷纷把这些年想说又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44天里,这辆吉普车载着少奇同志去了很多地方。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少奇同志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写出了数十万字的调查笔记,他回京后不久,国家就出台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政策,并且作出了全面解散公共食堂的决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又重新调动了起来。
刘少奇同志曾说: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要求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始终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紧密联系群众、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今天的花明楼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让我们以少奇主席为榜样,朝着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