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澄澜堂
三万六千顷太湖,烟波浩渺;七十二峰,隐约可见。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鼋头渚”景区的主建筑——澄澜堂。澄澜堂雄峙于半山腰,背靠逶迤充山、前临万顷太湖,它居高临下,占据了鼋头渚风景区观赏太湖的最佳位置。
建于1931年的澄澜堂,明古宫殿式样,面阔五间、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大家请看,堂外屋檐下悬有清末无锡书法家华世奎所书的“澄澜堂”匾额。“澄”,指得是湖水平静清澈。风和日丽之时,湖水如镜,波光粼粼,船行湖中、人恍如在画中,宛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澜”,则是指波涛汹涌。动时,波涛滚滚,惊涛拍岸,有如万马奔腾。所以说,“澄澜”二字高度概括了太湖水“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奇异景象,这一静一动,变幻无常、美不胜收。步入堂内,大堂正中还悬挂有“天然图画” 四字匾额。“天然图画”说的是,“澄澜堂”居高临下、可以坐观太湖早中晚、晴阴雨以及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等各异景致。特别是雨后的太湖,烟笼马迹、雾罩三山,三万六千顷的太湖,烟云变幻、薄雾弥漫,就好像一幅泼墨山水,悬挂于天地云壁之间。
现在大家向南眺望,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它就像大海一样,气势磅礴。向北远望,它又有着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而在我们的正前方,三山岛就像一只乌龟正在慢慢游动,九渚十八湾更是尽收眼底,远处,马迹山巍峨如障,层次分明、意趣盎然。此景此情,又启是滕王阁可相媲美!这真正是“波涛与松涛齐鸣,碧水共长天一色”!
看万顷太湖,烟波浩渺;想吴越春秋,惊心动魄。在这里既可领略江南的秀气,又能感觉吴王的霸气。想当年多少英雄人物在此沉浮,到如今我们驻足于“澄澜堂”前,思千古风云、浮想联翩,我们感悟“上善若水。”您看,涓涓细流,汇集成万顷碧波;您看,天光云影,尽纳入浩浩瑶台。太湖水包孕吴越,造就了鱼米之乡。想当年,泰伯奔吴,开创了千年文明,留下开放包容的吴地文化;想当年,高子濯足,传承了东林风骨,推动躬行实践的求实精神。忆往昔,弹指一挥间,看今朝,温总理三次视察无锡,留下了“建设生态城、旅游城、科技城”的指示。要把无锡建成感知中国中心,开创了时代的新篇章。无锡,这颗璀璨的明珠,定将成为碧水家园新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