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留园
留园的石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具风采,它不仅有点缀廊间的书条石,悬挂厅堂的山水挂屏,又有盛名一时的青芝、印月的等十二峰石,更有甲于江南的姐妹三峰,三峰之中,就属冠云峰最为挺拔秀丽。
以石作为审美对象,起源于对石的原始崇拜。这种崇拜与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文化理念相糅合。在园林中沿袭为特有的石文化。太湖石由于它的灵秀剔透、多姿多态而深受文人雅士钟爱。
顺着弯弯曲曲的长廊,穿过林泉耆硕之馆,我们所看到的便是留园的标志——冠云峰,古人认为太湖石触云而生,称之为云根,高居群峰之冠,故命名冠云,石身高6.5米,是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中一块最高的观赏独峰。
相传北宋末年宋徽宗为在开封建艮岳园而特地委派专人朱勔到江南这一代采集湖石,冠云峰便是花石纲的遗物,流落在了昔日刘家花园旧址的云墙外面,盛康发现后,十分喜爱,买下了留园现在最东边的所有土地,围绕这个石峰建起了现在最东部的一片建筑。建筑因为石峰而建,且都是面向石峰的,名字中还都有个“云”字。昔日园主为了突出冠云峰,在周围的建筑上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我们走下台阶,正面观赏一下冠云峰,并与冠云楼做下对比,哪个更高呢?视觉上峰高于楼,其实楼高于峰的。冠云峰石身颜色洁白素雅,石峰后是黑色瓦片,栗色门窗的冠云楼,与峰形成了深与浅的对比,石峰前是一弯低低的水池,与峰形成了虚与实的对比,这一深一浅,一虚一实,显得冠云峰更加高大,俊美,凌空。细看您还会发现,这里的布局,打破了苏州古典园林传统造园手法,冠云台与待云庵较为对称,冠云楼,冠云峰,涣云沼,林泉耆硕之馆在一条中轴线上,以冠云峰为中心,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如同朝圣般的神圣。那么怎样来评赏太湖石呢?石痴米芾对太湖石有四个品评标准,即:“瘦皱漏透”。瘦,是指石身好似少女的身材,十分苗条,婀娜多姿;皱,石身表面的纹路,仿佛是老人的皱纹,历经沧桑,历史悠久;漏,石身里面孔孔相通,脉络连贯,气息连通;透,玲珑剔透,前后相通能透出光线。四点具备一点就是一佳石,而我们的冠云峰是及瘦皱漏透四点于一身的,尤其以瘦见长。太湖石在古代是文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坚如磐石,正是古代文人最注重的品质。
人类从最初对石的原始崇拜演绎到文人对石的人格化与神化的敬仰,正是人类从自发到自觉、从朦胧到审美的文明进程。眼前的冠云峰及其周围建筑群的和谐的组合与搭配正是这种审美理念和实践的结晶。是文人与匠人的智慧,是苏州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