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彭雪枫以河南省委常委、豫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在西华县城扬畅寺街县立小学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豫东特委扩大会议。吴芝圃、张震、萧望东、王其梅等1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豫东特委、西华、睢杞军队和豫东统战工作的报告;确定了党的工作、地方部队整顿、开展豫东临近省区游击战争和统战等方针;成立了豫东军政委员会和由彭雪枫、吴芝圃、萧望东组成的3人团。会议决定由吴芝圃担任豫东特委书记,王其梅等8人任委员。

     11日上午,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杜岗村东南角的打麦场上,用8辆大车搭起一个主席台,台上悬挂着“庆祝新四军游击支队成立大会”的横幅,会场四周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标语。

     几支部队全副武装,军容严整,列队进入会场。

     新四军挺进大队方阵里站起一人高喊道:“欢迎三支队唱个歌,好不好?”

    “好!”随着一阵呼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三支队指战员高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三支队方阵里一名军官起身喊道:“欢迎挺进大队来一支,好不好?”

     “好!”掌声雷鸣。

     挺进大队指战员齐唱《大刀进行曲》。

     挺进大队、三支队、先遣大队你拉我一个,我拉你一个,歌声嘹亮,此起彼伏,整个会场充满着热烈、团结、活泼的气氛。

     在一片欢乐声中,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萧望东、岳夏等人健步来到会场,登上主席台。

     战士们纷纷仰望坐在主席台中央的彭雪枫将军。(特写镜头:彭雪枫浓眉大眼,中等身材,身着整洁的灰色军装,打着层次分明的绑腿,腰间束的一条插满子弹的皮带上,挂着一支左轮手枪,将才雄风,英姿飒爽。)

     上午10点钟,在一片锣鼓和鞭炮声中,吴芝圃宣布:“庆祝新四军游击支队成立大会现在开始!”

     萧望东精神抖擞,报告豫东数月的战绩。

     彭雪枫将军英姿勃发,侃侃而谈。他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从沦陷区人民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盼望和要求,从会师合编的意义以及游击支队的神圣职责,讲到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最后说:“同志们,我们的抗战将是持久的战争,只要我们坚持团结,抗战到底,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呀?”

     指战员高声回答,“有!”

    “要坚持抗战到底,就要舍得离开家乡,在哪儿打鬼子得心应手,我们就到哪儿去打。抗日战士要服从大局,四海为家,不能光在自家门口转来转去。同志们,要打日本,还需要抗日部队加强团结。一根筷子,一撅就断,一把筷子集中起来,力量就大了,就不那么容易撅断了。新四军、三支队联合起来,全国的抗战部队都联合起来,在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到处打击日寇,叫鬼子顾此失彼,护住头顾不住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败日本鬼子,中华民族才能得到解放。你们说对不对呀?”

    “对!”听得入神的指战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坚持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会场上响起了一片鼓舞人心的口号。

     张震精神饱满,站在主席台上,带领大家唱起了新编的三支军队大团圆歌曲:

     全国总动员,

     一起来抗战,

     新四军、三支队开上前线。

     今朝来到西华县,

     兄弟们大团圆,

     大团圆……

     会议宣布合编后的新四军游击支队领导人名单: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支队下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代号“南阳”,大队长黄思沛;第二大队代号“信阳”,大队长滕海清;第三大队代号“淮阳”,大队长冯胜。另有一个警卫连,一个侦察连,一个随营学校,共计1020人。

     西华县国民政府县长、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中共“特别党员”楚博登台致词:“……我代表40万西华人民,祝贺三支部队胜利会师和游击支队的成立。我们坚决拥护共产党‘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全力支援新四军游击支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后,前方要人给人,要枪给枪,要物给物,西华就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家,随时欢迎游击支队回到西华整训补充。在西华期间,新四军的食宿等一切费用,我们全包了……”

楚博的讲话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杜岗村东南角的打麦场上,一队队官兵正在操练、打靶,人人满脸涨红,汗流浃背。彭雪枫等人在巡视。一名参谋快步来到彭雪枫面前:“报告彭司令,延安来电。”

     彭雪枫司令员接过电报阅读(特写:命彭雪枫统一指挥平汉线以东、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所有我党抗日武装力量。另,彭部尽快东渡。毛泽东、王稼祥)。

     1938年10月24日上午,新四军游击支队整装待发。

     西华县县长楚博带领众人送来大批粮食、干粮和现大洋。

     杜岗联保主任王文治带领乡亲们往指战员们手里塞布鞋、线袜、鞋垫等慰问品。

     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萧望东等人点头致谢。

     (画外音: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杜岗休整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受到了西华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物资上的大力支持。在黄河水泛滥成灾、生活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西华人民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解决了1000多人的吃、住、用问题)

     彭雪枫司令员紧紧握着楚博的手说:“西华人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令我们感动不已,终身难忘!我们将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一定用战斗的胜利,来回报西华人民的厚爱。”

     彭雪枫司令员从通讯员手中接过马缰绳,对王文治说:“王主任,我们在杜岗这么多天,没少给你们添麻烦,这匹白马,留给你作纪念吧!”

     王文治受宠若惊,急忙接过马缰绳。

     艳阳高照,秋风送爽。新四军游击支队唱着自编的《东征战歌》,行进在通往新黄河的乡间大道上。

     日本强盗蛮横不讲理,

     杀我同胞强占我土地。

     全国同胞们,大家武装起,

     要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英勇健壮我们新四军,

     开赴前线杀敌人。

     开展游击战,保卫大河南,

     不复失地决不生还! 

     新黄河西岸人山人海,人们不停地挥手致意。

     彭雪枫等人挺立船尾,频频挥手与岸上送行的人们告别。

     (画外音:在西华县杜岗村会师的三支弱小的革命力量,点燃了豫皖苏边区的抗日星火,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后来成为华中敌后抗日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4师)